课题组师生赴福州市长乐区远航水厂调研学习多膜集成水处理工艺
发布人:游昕达  发布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10

受到闽江长乐炎山取水口的海水倒灌、咸潮等因素的影响,原水氯化物指标不断升高,导致福州市长乐二水厂出厂水氯化物阶段性、季节性超标。为改善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保障用水安全、提升供水水质,福州市长乐区决定在不更换外部水源及不增加外部管网接入的情况下,对长乐区二水厂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现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以纳滤膜为核心的全膜法处理工艺的自来水厂并实现稳定运行。

1212日,课题组游昕达副教授与机电工程学院汪淑慧副教授带领多位课题组研究生调研学习,受到陈祥宏副厂长的热烈欢迎。

福州长乐二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产水规模为10m³/日,原水设计值氯化钠1500mg/L,TDS 3750mg/L,产水水质要求氯化钠≤150mg/LTDS≤1000mg/L、氯化钠去除率9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要达到90%。经过工艺对比,最终确定预处理采用超滤以去除水中微小颗粒及胶体物质,深度处理部分采用纳滤+浓水反渗透的全膜法工艺。

游昕达副教授、汪淑慧副教授与陈祥宏副厂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游昕达副教授表示福州长乐二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纳滤-反渗透”多膜集成工艺,对该项目能够落地长乐且平稳运行5年表示充分肯定。

游昕达副教授指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进,考虑到回收报废问题,开发生物质可再生材料已成为未来趋势,陈祥宏副厂长对此表示理解。

此次调研活动为生物质基材料纳滤膜的实际生产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膜应用水处理及相关专业在企业内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